1. 三克猫首页
  2. 问答百科

清明节做青团,用的是什么“草”?这5种是最佳选择,翠绿清香

在春天,有这样一种奇异的食物,它能够把江南“绿透”,它散发着独特的清香,软糯异常却不粘牙,馅料可甜可咸,细细咀嚼之后,味道缠绕在舌尖久散不去,它便是“青团”。

青团可以说是江南一带在春天最具代表的一种美食,Q弹软糯,清香扑鼻,油绿如玉,青团还有很多有着“异曲同工”之妙的兄弟姐妹,例如:蒿子粑粑、清明粿、艾粄、清明饺、艾粿等等,地方不同,叫法也不同,但它们就是不同形状和不同馅料的“青团”,在以前,青团都是寒食节的食物,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融合,就成为了清明节的代表食物,是在清明节祭祀逝去的亲人时用的祭品,现在变成了“家乡的味道”。

上面说到青团的名字有很多,下文就用“青团”来统称,青团的口味也是多变的,可甜可咸,经典的豆沙、黑芝麻白糖、蛋黄肉松、雪菜笋丁猪肉馅、萝卜丝猪肉馅等等,馅料是根据家人的喜好来决定的,青团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外观颜色是“青色”的,这是春天的颜色,那青团的“青”来自于什么呢?

青团的“青”因为中国地大物博,所以各地所使用的“青”也是各不相同的,下面和大家分享5种常见的“青”,这5种“青”都能被用来制作青团,看看你的身边有哪一种?喜欢吃青团的朋友一定要趁着春季,自己亲手制作一次!

一、【艾蒿】

艾蒿,也叫艾草、艾叶、艾苗等等,地方不同,叫法也有所差异,它是制作青团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,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“青”,到了春天,艾蒿在田间地头就很常见,现在不仅有野生的艾蒿,还有专门种植艾蒿的,所以一般到了清明节前后,在菜市场或者超市都能买到,也可以自己去田间采摘,但一定要确定是艾蒿,不认识艾蒿的朋友还是选择购买会更稳妥。

艾蒿有散寒祛湿、消炎、增加食欲的功效,清明前后,阴雨湿冷,这时候适量食用艾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艾蒿除了能用来做青团,也能炒着吃或者是煎蛋,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醒脾理气、驱寒祛湿、升阳温通的作用。

用艾蒿来做清明粑粑的处理方法也很简单,清洗干净的艾蒿,需要焯水,焯水的时候加点小苏打,能避免艾蒿变色,让颜色更加翠绿不发黑,1斤艾蒿搭配1g小苏打,锅中水开,先下小苏打,再下艾蒿,水再次煮开之后煮1-2分钟,出锅过冷水,挤干水分,放在料理机中搅打成艾蒿泥,和入粉中即可,用艾蒿做的青团有独特的野草清香。

二、【鼠曲草】

鼠曲草也是很多地方用来做青团的原材料,在民间对它的称呼各异,清明菜、清明草、棉棉菜、黄草粑等等都是它,到了清明节前后,一般在土壤湿润的田坎和草地上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,鼠曲草最大的特点就是顶上有黄色的小花,茎杆上有白色的绒毛,用鼠曲草做的青团没有艾蒿的香味,是鼠曲草独有的香味,但是它韧性会更足,口感是柔韧中带有软糯,颜色没有艾蒿的青团那么绿。

三、【浆麦草】

浆麦草,又叫雀麦草、野子麦等等,一般野生的浆麦草在江南水乡的河岸、沟渠、田埂边很常见,老一辈的常说浆麦草有“清心败火”的功效,非常适合春季食用,浆麦草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杂草,就算自己去了田野也不一定能找到,但浆麦草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,在江苏、浙江和上海等地很多居民都喜欢用浆麦草制作青团。浆麦草中含有大量水分,直接将它的汁液榨取出来,和糯米粉充分拌匀。用它制成的青团色泽鲜艳。

市面上一般很少买到新鲜的浆麦草,喜欢用浆麦草做青团的朋友可以去网上购买浆麦草粉或者浆麦草汁,会更简单方便。

四、【苎麻叶】

苎麻叶做青团在江南地区比较常见,老一辈的都说用苎麻叶做出来的青团很正宗很好吃,比艾叶还要清香,它的嫩叶有清热解毒、利尿的功效,但现在却越来越少见,这是因为采摘下来的苎麻的嫩叶不能做直接用,需要用石灰先腌制一下去除苎麻叶中的酸涩味,过程比较复杂,而且用石灰腌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,做出来的青团会有一股奇怪的味道,所以现在用苎麻叶做的青团也越来越少见。

如果大家对处理苎麻叶有好的方法,也欢迎留言给小编哦!

五、【泥胡菜】

比起上面说的艾蒿和鼠曲草,泥胡菜做青团会少见一些,泥胡菜在我们当地也叫“青”,就是因为它能用来做“青团”,泥胡菜味道略苦,用它来做青团需要采它的嫩苗,泥胡菜的嫩苗不仅能用来做青团,还是春天里常见的野菜之一,平时拿来清炒或者煎蛋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【青团的做法之前和大家分享过很多,豆沙馅清明粿、黑芝麻坚果馅的清明粿、蛋黄肉松馅的青团、雪菜笋丁猪肉馅的清明饺等等,有喜欢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的教程,配方和比例都详细说明,让你一次就能成功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3kemao.com/n/4833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